English

化妆术登堂入“史”(图)

2000-07-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鲁粟 我有话说

化妆并不是现代女性才有的专利,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甚至可追溯到之前的夏、商时期,民间就已开始使用化妆品了。“一白遮百丑”的中国传统审美观促成妆粉的诞生与发展。所谓三千烦恼丝,竟成了中国古代人最重视与爱护,并挖空心思地设计与改变的对象,神仙髻、垂云髻、堕马髻,汉乐府《陌上桑》中有罗敷的倭堕髻,宋代妇女则“竞治发为高髻,号称天髻。”《西厢记》中张生遥送给莺莺的化妆用口脂与今天的口红竟然相差无几,“胭脂”竟然是因张骞出使西域从“焉之”山带回扮红妆的植物得名。

——关于化妆的话题,历来受到女性的喜爱。但是翻开这本厚重的《中国化妆史概说》,我们既能从中管窥到不同时代的历史,又能领略到不同风格的妆术带给我们的赏心悦目的享受。古代妇女穿什么样的服装?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传统的服饰迥异于西方的传统?我国历史悠远,各个朝代关于化妆术的记载,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从未有过系统的钩稽扶剔。而在《中国化妆史概说》中,被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构思,依序区隔了“上古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朝”、“辽金元”、“明朝”、“清朝”等为上篇的历代化妆史;从20世纪10年代至90年代为中篇的近代化妆史,如此时序渐进而斐然成章,系统地论述了历代的化妆史。在素材方面,多方搜集了诸多各朝代出土文物,包括木俑、陶瓷、帛画、壁画、绢画雕像,以及各地博物馆所典藏的仕女图、帝后像、绣品图像等,并通过精致印刷效果,具实呈现读者眼前,增添了可看性与可信性。

作者是SHISEIDO美研·教育·公关副总经理李秀莲,从事美育推广工作数十年,曾出版《美容与化妆》《教育部选定家职适用教科书16册》《教育部选定延教班美容·美发教科书16册》《现代美的妆扮》《摄影化妆》,她的文字流畅得体,既具知识性,又具可读性。详实的历史资料,透彻的社会背景分析,按朝代更迭为线索的叙述,以及与服饰品相结合的讲解,李秀莲的“中国化妆史”给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女性妆容的历史画卷。汉朝以朴实无华为美,唐朝以大胆华丽为美,宋朝以柔弱内敛为美……美在每一个时代都代表着一种价值观,作者在四千年的化妆发展史中,融入了强烈的民族情怀,饶富情趣与韵味。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将由各朝代女性妆容中汲取而来的灵感融入现时的形象设计创作,塑造出风格各异的全新形象,讲述着别样的心情故事。

此书的装帧精美,但用纸也可算得奢侈。每进入一个历史时期或朝代,3页16开的纸面上才会出现一位美女的头像素描,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艰难;这大概是书的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增加了失去一般工薪读者的可能性。

一卷绵长的中国化妆史描绘到“纯净魅影”的90年代,并给读者留下“回归原点”的未来以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我们合上这本书时,不会只是领略到浮泛的美的单纯表面。

(《中国化妆史概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定价:16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